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部将,陈豨一生坑死了三大名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10:23:11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部将,陈豨一生坑死了三大名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陈豨——在汉军阵营中并不算是很出众的人物,没法汉初三杰相比、也不如英布、彭越,更比不过刘邦的亲信樊哙、周勃、曹参等人。但是就是他的谋反,却连着坑死了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

简单介绍,谋反起因

陈豨是宛朐人(山东曹县西北、菏泽西南),他最初跟随刘邦的时间已不知道了,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反叛,兵败逃入了匈奴,刘邦亲征,从平城返回后,陈豨因多次随刘邦平定叛乱有功劳,就被封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掌管率领赵、代两国的部队,北部边境的部队都随他管制。但陈豨此人有个毛病,他平时就仰慕战国高士养士之风。有一次休假回乡时,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陈豨带着随从回乡,光宾客坐的车辆就有上千辆之多。赵国都城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

这个周昌本来就是一个直言敢言之人,就把看到的事禀告了刘邦。还说了一些忧虑,刘邦本身就多疑,就派人调查陈豨的财务状况,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有问题。查完了,陈豨自然很害怕。公元前197年七月,刘邦的老爹刘太公驾崩,不对应该叫太上皇。刘邦派人召陈豨进宫,陈豨不敢去,谎称病的厉害,九月,陈豨就和王黄等人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赵国、代国的土地。刘邦率兵亲征,很快就把陈豨灭了。

第一个被陈豨坑的人——韩信

就在刘邦刚出兵没多久时,传来一个消息,淮阴侯韩信被吕后灭三族。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项羽刚被灭掉时,刘邦就收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为楚王。在公元前201年,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刘邦询问手下亲信的意见,手下人意见不一,有的说要出兵剿灭韩信,有的说召他进京收拾他。陈平站出来了说道:“陛下的兵马和您的用兵都不如韩信,出兵肯定不行,反而会把事情闹大,不如假装去巡游云梦泽(今湖北平原地区),韩信来迎接时,可乘机拿下他。”

刘邦觉得陈平的话很对,就照办了。果然把韩信拿下,带回了洛阳,经过一番审讯,并没有查出韩信谋反的证据。就赦免了他,改封为淮阴侯。刘邦在出兵讨伐陈豨前,韩信告病未随刘邦亲征,在京城好像是要准备接应陈豨谋反,这更加引起刘邦的怀疑,果然,有人告密吕后,吕后让萧何骗来韩信,在长乐宫中杀了他,并诛灭了三族。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代名将,楚汉战争中最大的功臣就这样死了。

第二个被陈豨坑死的人——彭越,死的最惨最冤

彭越,这可是刘邦的大将了,在楚汉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一个是韩信,一个就他了。他可是游击战的始祖了,深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真谛啊。当初在项羽的后方,不断的抢夺项羽的粮草,在历史上被称为“彭越挠楚”。对项羽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间接的支持了刘邦。刘邦称帝后,封为梁王。

刘邦在出兵征讨陈豨前,也同样向彭越征兵。彭越也明白刘邦的为人,所以只派了几个将军带兵前去,并未亲自去。刘邦很火大,并派人责备彭越。彭越心里越想越怕。打算亲自向刘邦谢罪。结果有个部将叫扈辄的,劝彭越不要去,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不如起兵反叛。此时的彭越还是比较清醒的,没想造反,可是这个消息被彭越手下的一个太仆听到了,就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派人袭击了彭越,本来彭越就没打算造反,就没作抵抗,被刘邦囚禁在洛阳。刘邦念其功劳,也念旧情,就赦免了他的死罪,贬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路上,碰上吕后从长安去洛阳,彭越向吕后求救并诉说自己的冤枉。吕后一口答应下来,带着彭越一起回了洛阳,彭越原以为这回得救了,没成想,这吕后更狠,对刘邦说:“彭越此人本就豪壮勇敢,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就是留下了祸患了,不如杀了他”。刘邦听后同意,吕后着手让彭越的门客举报他谋反,刘邦顺理成章的杀了彭越,覆灭了彭越的家族。

据说彭越死后被做成肉饼,分给了各个诸侯食用。这招杀鸡儆猴太狠了,很多诸侯就这样被吓到了。

第三个被陈豨坑死的人——英布

刘邦的这招杀鸡儆猴,把英布给吓到了。英布看着一个个异姓诸候王被杀,担心下一个说不定是自己。于是主动举兵反汉,英布的军队可是相当厉害的,英布以前是项羽的大将,楚汉战争中跟了刘邦。刘邦一时半会也攻不下,因为英布的布阵和项羽的是一模一样,刘邦是越看越生气,命全军出击,激战过后,英布败,渡淮水逃向江南。刘邦也被流箭所伤,只好把军队交给部将,自己先返回国都。

英布逃走后,原想投靠老丈人长沙王吴芮,可是你现在是乱臣贼子,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会收留你。就这样,吴芮的长子吴臣派人暗杀了英布。英雄就此丧命。

是因为开国功臣做了什么事,才会被残暴不仁的刘邦屠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抹黑一位对汉民族有着巨大贡献的先辈,变成了一种潮流,一种风尚。



废话不多说,直入正题。世上从来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汉高祖刘邦以十里亭长起家成为大汉王朝的创造者,这其中的艰险是难以想象,这事后的故事也是难以琢磨的。但不扯这些有的没的,就说说刘邦到底有没有残暴不仁的屠戮开国功臣



初任燕王臧荼(tu)

臧荼最早是燕王韩广(这个燕王是自封的,不算数)的手下,但巨鹿之战后臧荼便抛弃韩广并改投至项羽麾下。秦朝被推翻后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并分封18路诸侯于全国各地,其中臧荼被封为燕王,而韩广则被改封辽东王。



按理说臧荼作为韩广的老部下,起码应该给韩广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和准备时间,但臧荼却自恃有项羽撑腰(项羽忌惮韩广在燕地的影响)而大肆羞辱韩广,并于同年突然袭击了韩广的营地并将其杀死。韩广死后臧荼将整个燕地和辽东都据为己有,并对项羽表现了绝对的顺从。



公元前204年即汉朝(此时还是国)三年,韩信消灭赵国(项羽封的)并直指燕国,惊惧万分的臧荼果断的与项羽划分界线并向刘邦称臣。两年后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汉王刘邦登基称帝,但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项羽的老部下在暗中活动,试图再次推翻刘邦的统治。因此刘邦开始大肆捕捉这些叛党,但此时臧荼的却动了心思,因为他觉得刘邦是冲着他来的,毕竟他是现存的和项羽关系最好的诸侯王之一。



打定主意后臧荼抢先下手率先举起了反抗刘邦的大旗,但可惜的是他的抢先下手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仅两个月便被平定。

次任燕王卢绾(wan)及代相陈豨(xi)

上面讲臧荼一不留神说的有些多了,所以下面几个就简单的提一下,还请见谅。

卢绾的燕王是在臧荼死后重新被刘邦分封的,而且他基本继承了臧荼之前的所有的领土。

卢绾是刘邦的绝对心腹,刘邦对他的信赖也超过了萧何曹参等所有人(卢绾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及刘邦寝室)。但问题在于,代王陈豨叛乱后卢绾在追击的过程中竟然被他的门客(臧荼的儿子先说服了卢绾的门客)张胜所说服,因而决定放过陈豨,理由是养寇自重。



但可惜的是此事被刘邦得知,然而尽管如此刘邦还是没有想过要杀死卢绾,而是派使臣去请他进长安将此事说清楚,毕竟没有任何直接的理由证明他确实在养寇自重。可尴尬的是,刘邦的行为让卢绾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因而对门客大肆抱怨(有人向刘邦告密,刘邦这才发兵攻打卢绾)。



陈豨是韩信曾经的部将,二人关系也比较好,这点在汉朝建立之前很有优势,但在建立之后就是一张催命符。陈豨当时的身份是代相,主管代地(之后汉文帝的封国)的一切事物,而且独自在外掌兵长达三年以上。汉朝十年太上皇(刘邦父亲)病逝,刘邦以此为由令陈豨回长安祭奠。但陈豨想到之前刘邦曾让人收集过自己门客所做的不法事件,因而担心自己会一去不不返。

在刘邦的多次催促下陈豨果断起兵叛乱并让人去联合匈奴一同入侵,但尴尬的是陈豨的部将没有一个靠谱的,因此尽管有卢绾放水匈奴相助,但最终还是被刘邦平定。



梁王彭越及淮南王英布

彭越是诸侯王中最凄惨的一个,因为他是被剁成肉酱并分给了当时所有的诸侯王。但有一说一,彭越难道真的没错吗?垓(gai)下之战前,刘邦曾和项羽在固陵有过一场交战,但此战是项羽获胜。失败后的刘邦让人去通知彭越和韩信,因为当时二人手中都有大量的兵马可供使用。但尴尬的是韩信要求封他为齐王,彭越更是在魏地称病不肯行动(理由是自己有病且魏地刚刚平定需要驻守)。



后来刘邦承诺封打败项羽后将雎阳以北的全部土地都封给彭越,彭越这才出兵相助。再后来陈豨叛乱刘邦令彭越亲自带兵前来支援,但彭越又一次称病不肯前来,而且只让几个属下带千余人前去支援。事后刘邦下令责备彭越,彭越的部将得知后劝说他造反自立,彭越虽然拒绝了此事但并没有将那个部将怎么样。



此事被刘邦得知后认为彭越有造反的想法,因此将他流放至蜀地。路上彭越又遇到了吕后,此时的他不知道哪儿不对劲竟然向吕后大肆抱怨刘邦的不对,而且还请求返回老家去。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彭越被吕后诬陷谋反,全家被诛(对皇帝不满,还想回老家,那下一步是什么)。



至于英布都不想多提,这人本身就是个刑徒,若非项羽赏识能不能在乱世中活下来都是个问题。他被封为九江王后没多久便在楚汉争霸中投靠了刘邦,而且造反前自以为彭越与韩信已死自己天下无敌,后面更是在两军阵前嚣张的对刘邦喊,我造反是为了当皇帝!

最后对于韩信是有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态,说他被冤杀也能说过去,说他死有余辜理由也不少,所以这会儿相信各位应该都明白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杀戮,刘邦能从泗水亭长做到汉朝开国皇帝没有点本事和心胸是不可能做到的.

西汉三大功臣"萧何、张良、韩信"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萧何的结局是在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张良是隐退了,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卒于高帝崩后八年,在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韩信是被杀害,被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1、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因为一直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从不参与谋划,对刘邦一点威胁都没有,得以善终。

2、精通黄老之术的萧何,深知他现在极为危险,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韩信。于是,他不仅把家产捐给朝廷,还大肆强占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说他坏话,留下骂名。

3、汉朝建立后,韩信曾经的惊人战绩被刘邦看作一种极大的威胁,几乎夜不能寐。于是,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贬为淮阴侯。吕后用计斩杀。

扩展资料:

萧何的主要功绩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其他将领忙于抢夺财物,萧何却搜集保存秦朝文献档案,为刘邦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作为刘邦的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张良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韩信战功累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平定三齐”是他戎马一生卓越军事才能的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何

汉高祖刘邦手下十大名将都是谁?

刘邦手下大将10位分别是:

1、韩信: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2、彭越: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

3、英布:

早年坐罪,受到黥刑,俗称黥布。初随项梁起义,迎娶吴芮之女,拥立楚怀王继位,封为当阳君。项梁阵亡后,成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屡破秦军,封为九江王。受到汉朝游说,叛楚归汉,为楚将龙苴所败。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4、樊哙:

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因迎娶吕雉之妹吕嬃,深得刘邦和吕雉信任。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颇有功勋。鸿门宴时,曾出面营救刘邦。西汉初年,担任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参与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王信等。

5、周勃:

周勃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封为绛侯。

6、陈平: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东征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7、萧何: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8、灌婴:

秦二世二年,灌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

9、曹参:

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10、张良: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