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后宫妃子真的有三千人吗

以史为鉴 2023-06-18 14:49:56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后宫妃子真的有三千人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后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相信大家都看各种宫斗剧的时候,在电视剧里都有听过一句话,那就是后宫佳丽三千,看到这句话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后宫佳丽三千是什么概念,难道皇帝后宫妃子真有三千人?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后宫佳丽三千这一句话,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的,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妃嫔云集的后宫中,唐玄宗唯独宠爱杨贵妃一人,而在古代三九这种数大多是虚指,泛指多,所以白居易只是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以及自己对此事的恨意,并不是真的说,后宫真的有三千人。

然后在皇权为尊的封建社会里,只要是还没未出阁的女子,皇帝都是可以自由挑选的,只要皇帝喜欢,都可以把她收纳于后宫之中,所以说后宫佳丽三千也不过分,但是事实上皇帝后宫是没有三千佳丽的,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佳丽三千”,一个妃子就得住一间房,还要丫环伺候,哪来的三千座房屋,即使是紫禁城这个最大的皇城也容不下那多妃嫔的房子。

那问题来了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嫔呢?其实后宫妃嫔的多少并没有硬性规定,毕竟每个皇朝的制度都有所不同,还有就是妃嫔的多少,最终还是得看皇帝的意思,性子寡淡点的皇帝,可能有几位妃嫔就够了,这不光武帝刘秀就只有阴丽华,郭圣通,徐美人三位妃子,而明孝宗则只有张皇后一人,独宠她一人。而比较好色的皇帝则就多一些,毕竟见一个爱一个,但也没达到三千人,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的来说皇帝的后宫并没有三千妃嫔,后宫佳丽三千,只是夸张的说法,说明皇帝后宫美女众多。

古代的皇帝是不是真的有后宫三千佳丽的求证求证?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发表以后,人们更是由此及彼地想到皇帝们都是妻妾成群的,千古无一例外,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于不知不觉中又步入了一个误区—— 从上古到清末,中国一直是一个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行的社会,这种现象甚至到了民国时代仍没有多大改变。 一夫多妻的始作俑者是谁,现在已经不可考,但皇帝是其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恐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这一不可争辩的事实出发,有人进而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指的是什么 要分辨皇帝有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首先就要弄明白“三宫”、“六院”及“七十二嫔妃”的确切含义。 何谓“三宫”? 三宫,其意本来是指古代诸侯夫人的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纳之三宫”的记载,范宁注曰:“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疏曰:“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宫”指的是诸侯夫人(顶多是个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从“六宫”演义而来。“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来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礼·天官·内宰》中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郑玄解释说,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汉书·马皇后纪》:“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这两个“六宫”都是用的引申义。 “七十二嫔妃”来历不详,或许是从“三”的倍数而来,或许纯是言成数以表其多。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显然是个杜撰的名词。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 翻一下《二十五史》,任何一个朝代的“后妃传”之前都会有一段大同小异的概述。 我们不妨摘引一段: 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广继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祸乱也。后亡,则媵为继室,各以其叙。无三媵,则娣侄继室,亦各以其叙。继室者,治其内政不敢正其位号,礼庙无两袝,不并尊也。鲁成风始两袝,宋国三媵,齐管氏三归,《春秋》皆讥之。《周礼》内宰,其属则内小臣、阍人、寺人次之,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典妇功、典丝、司服又次之。《昏议》称“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不与《春秋》、《周礼》合。后世因仍其说,后宫遂至数千。(《金史·后妃传》)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称呼应当是:“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别的叫法,如: 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才人、美人、昭仪、姪娥、傛◆、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贵人、常在、答应、女史等。 这些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书·后妃传》中记载,在隋代“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 很明显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称之,那么,皇帝的妻子能不能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数字来计量呢? “妻妾成群”一个被夸大了的神话 皇帝的妻子,是一个外围可宽可窄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写。所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所谓“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苏逢),真是举不胜举。 因此,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在皇帝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女人就算是皇帝的妻子,我们采用的是“于史有证”的标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界定皇帝妻子(包括“妾”)的数目的。还是让事实说话最好。 统计仍然是从西汉时代开始,中国著名史学家柏杨先生在其巨著《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一书中把秦代以前,乃至上古传说时代中的君主之妻都列入“皇后”篇内,窃以为不妥,因为我们本文讨论的是皇帝之妻而非君主之妻。 皇帝之妻本应从秦始皇算起,但秦始皇时代却既无皇后妃嫔之名,又无任何有关的记载,我们只能采取暂付阙如的态度,从西汉时代开始我们的统计。 西汉一代一共有皇帝12人,其中在正史中一夫多妻者7人,他们是: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询、元帝刘奭、成帝刘骜。 其中刘邦有妻5人,她们是:高皇后吕雉、戚夫人、赵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后薄氏;刘恒有妻3人,她们是:孝文皇后窦氏、慎夫人、尹妃;刘启有妻3人,她们是:孝景皇后薄氏、孝景皇后王娡、栗姬;刘彻有妻6人,她们是:孝武皇后陈娇、思皇后卫子夫、尹婕妤、李夫人、王夫人、鉤弋夫人赵氏;刘询有妻3人,她们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孝宣皇后霍成君、王婕妤;刘奭有妻3人,她们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傅氏、中山太后冯媛;刘骜有妻4人,她们是:孝成皇后许氏、孝成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班婕妤。 另有5位皇帝据正史记载是一夫一妻,他们是:惠帝刘盈、少帝刘弘、昭帝刘弗陵、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东汉王朝有皇帝9人,9人全部一夫多妻,其中武帝刘秀有妻2人,她们是光武皇后郭圣通、光烈皇后阴丽华;明帝有妻2人,她们是,明德皇后马氏、贾贵人;章帝刘恒有妻3人,她们是:孝德皇后窦氏、恭怀皇后梁氏、敬隐皇后宋氏;和帝刘肇有妻2人,她们是:孝和皇后阴氏、和嘉皇后邓绥;安帝刘祜有妻2人,她们是:安思皇后阎姬、恭愍皇后李氏;顺帝刘保有妻2人,她们是:顺烈皇后梁纳、虞贵人;恒帝有妻4人,她们是:懿献皇后梁女莹、孝恒皇后邓猛女、恒思皇后窦妙、采女田圣;灵帝刘宏有妻3人,她们是:孝灵皇后宋氏、灵思皇后何氏、灵怀皇后王氏;献帝刘协有妻5人,她们是:孝献皇后伏寿、献穆皇后曹节、贵人董氏、夫人曹宪、夫人曹华。 三国时代,曹魏有皇帝5人,3个一夫多妻,2个一夫一妻。 一夫多妻的3个皇帝中,文帝曹丕有妻2人,她们是:文昭皇后甄洛、文德皇后郭女王;明帝曹睿有妻3人,她们是:明悼皇后毛氏、明元皇后郭氏、虞夫人;三任帝曹芳有妻3人,她们是甄皇后、张皇后、王皇后。 一夫一妻的两个人是四任帝曹髦、五任帝曹免。 蜀汉帝国有皇帝2人,全部一夫多妻。其中昭烈帝刘备有妻3人,她们是:昭烈皇后甘氏、穆皇后吴苋、孙夫人;后主刘禅有妻3人,她们是:敬哀皇后张氏、皇后张氏、昭仪李氏。 东吴有皇帝4人,一夫多妻者2人,一夫一妻者2人。 一夫多妻者中大帝孙权有妻7人,她们是:夫人谢氏、夫人徐氏、皇后潘氏、皇后朱氏、大懿皇后王氏、敬怀皇后王氏、夫人袁氏;末帝孙皓有妻3人,她们是:皇后滕氏、美人张氏、左夫人张氏。 二任帝孙亮和景帝孙休均为一夫一妻。 两晋时代有皇帝15人,一夫多妻者6人,他们是:武帝司马炎(有妻6人)、惠帝司马衷(有妻3人)、元帝司马睿(有妻3人)、成帝司马衍(有妻2人)、简文帝司马昱(有妻2人)、孝武帝司马曜(有妻3人)。 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邯、明帝司马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均为一夫一妻。 五胡十六国成汉帝国有皇帝3人,武帝李雄和末帝李势为一夫一妻,昭文帝李寿有妻2人。 前赵帝国有皇帝4人,3人为一夫多妻,其中文帝刘渊有妻3人、昭武帝刘聪有妻14人,末帝刘曜有妻4人。 隐帝刘粲为一夫一妻。 后赵有皇帝4人,2人为一夫多妻,其中明帝石勒有妻2人,武帝石虎有妻5人。最后两任皇帝石世、石遵均为一夫一妻。 冉魏帝国两任帝均为一夫一妻。 前秦帝国除宣昭帝苻坚有妻3人、高帝苻登有妻2人以外,其余四位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后秦帝国有皇帝2人,这2人均为一夫多妻,其中武昭帝姚苌有妻2人,文恒帝姚兴有妻2人。 西秦未称帝,不予统计。 前燕帝国有皇帝3人,2人为一夫多妻,其中文明帝慕容皝有妻2人,景昭帝慕容俊有妻2人,另有1人(幽帝慕容-)为一夫一妻。 后燕帝国有4个皇帝,3个一夫多妻,其中武成帝慕容垂有妻3人,惠愍帝慕容宝有妻2人,昭文帝慕容熙有妻2人,另有1人(二任帝慕容盛)是一夫一妻。 南燕帝国有皇帝2人,1人为一夫多妻,此人是二任帝慕容超(有妻2人),1人为一夫一妻,此人是一任帝慕容德。 北燕有皇帝3人,2人为一夫多妻,他们是:文成帝冯跋、昭成帝冯弘(各有妻2人),另有1人是一夫一妻,此人是惠懿帝高云。 后凉帝国有皇帝4人,除懿武帝吕光一夫多妻(有妻二人)外,其余三任帝均为一夫一妻。 大夏帝国二任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帝国有皇帝9人,4个人是一夫多妻,这4个人是:武帝刘裕(有妻3人)、文帝刘义隆(有妻4人)、孝武帝刘骏(有妻2人)、明帝刘或(有妻3人)。其余5个人均为一夫一妻。 南齐有皇帝7人,除第六任帝萧宝卷有两个妻子以外,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萧梁帝国有皇帝5人,除武帝萧衍有妻子3人、元帝萧绎有妻子2人以外,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陈帝国有皇帝5人,除一任帝陈霸先有妻2人,五任帝陈叔宝有妻3人以外,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北朝北魏有皇帝十八人(包括东魏和西魏),其中除道武帝拓跋珪有妻3人,明元帝拓跋嗣有妻2人,太武帝拓跋焘有妻3人,文成帝拓跋浚有妻2人,孝文帝元宏有妻4人,宣武帝有妻3人,文帝元宝矩有妻2人以外,均为一夫一妻。 北齐有皇帝8人,其中除文宣帝高洋有妻3人,武成帝高湛有妻2人,后主高纬有妻4人以外,全部为一夫一妻。 北周有5个皇帝,其中除武帝宇文邕有妻2人、宣帝宇文赟有妻5人以外,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唐代计有21位皇帝,一夫多妻者包括:太宗李世民(有妻2人)、高宗李治(有妻3人)、中宗李显(有妻3人)、睿宗李旦(有妻2人)、玄宗李隆基(有妻5人)、肃宗李亨(有妻2人)、代宗李豫(有妻2人)、德宗李适(有妻2人)、宪宗李纯(有妻2人)、穆宗李恒(有妻3人)、懿宗李漼(有妻3人)、昭宗李晔(有妻3人),其余几位皇帝均是一夫一妻。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有帝3人,太祖朱温有妻3人、末帝朱友贞有妻2人,二任帝朱友珪一夫一妻。 后唐有皇帝4人,庄宗李存勖有妻4人,明宗李嗣源有妻4人,愍帝李从厚、末帝李从柯均为一夫一妻。 后晋有两个皇帝,高祖石敬塘一夫一妻,出帝石重贵有妻2人。 后汉有皇帝2人,高祖刘知远一夫一妻,隐帝刘承祐有两个妻子。 后周有皇帝3人,太祖郭威有妻4人,世宗郭荣有妻3人,恭帝柴宗则为一夫一妻。 前蜀帝国有皇帝2人,高祖王建一夫四妻,后主王衍一夫三妻。 南吴太祖杨行密一夫二妻,让帝杨溥一夫一妻。 桀燕帝一任帝刘有光一夫二妻(帝位只有一任)。 南汉帝国计有4个皇帝,除四任帝刘继只一夫二妻以外,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闽帝国计有4个皇帝,一夫多妻者3人,其中惠宗王延钧一夫二妻、康宗王继鹏一夫二妻、景宗王延曦一夫二妻,四任帝王延政为一夫一妻。 后蜀帝国有皇帝2人,其中高祖孟知祥一夫二妻,二任帝孟仁赞一夫一妻。 南唐帝国有3个皇帝,其中烈祖李升一夫二妻,后主李煜一夫二妻,元宗李璟一夫一妻。 北宋计有9个皇帝,其中太祖赵匡胤一夫三妻、太宗赵光义一夫四妻、真宗赵恒一夫六妻、仁宗赵受益一夫八妻、神宗赵顼一夫五妻、哲宗赵煦一夫二妻、徵宗赵佶一夫八妻,而英宗赵曙、钦宗赵桓均为一夫一妻。 南宋王朝计有9位皇帝,其中高宗赵构有妻7人、孝宗赵伯琮有妻5人、光宗赵惇有妻2人、宁宗赵扩有妻3人、理宗赵贵诚有妻3人、度宗赵孟启有妻4人,其余均为一夫一妻。 辽帝国计有10个皇帝,其中世宗耶律兀欲有妻2人、圣宗耶律隆诸有妻2人、道宗耶律洪基有妻3人、兴宗耶律宗真有妻2人、天祚帝耶律延禧有妻4人,其余诸帝均为一夫一妻。 金代计有皇帝9位,其中太祖阿骨打有妻5人、熙宗完颜亶有妻2人、四任帝完颜亮有妻20人、世宗完颜雍有妻3人、章宗完颜璟有妻4人、宣宗完颜珣有妻3人,其余诸帝均为一夫一妻。 元代计有14个皇帝,其中太祖铁木真有妻44人、太宗窝阔台有妻6人、宪宗蒙哥有妻5人、世祖忽必烈有妻8人、成宗铁木儿有妻3人、武宗海山有妻6人、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有妻2人、英宗硕德八刺有妻3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有妻11人、明宗和世▲有妻6人、顺帝脱怀铁木儿有妻3人,其余诸帝均为一夫一妻。 明帝国计有17位皇帝,其中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成祖朱棣有妻3位、仁宗朱高炽有妻3位、宣宗朱瞻基有妻15人、英宗朱祁镇有妻2人、景宗朱祁钰有妻2人、宪宗朱见深有妻6位、世宗有妻6位、穆宗朱载厚有妻3位、神宗朱翊钧有妻5位、光宗朱常洛有妻6位、熹宗朱由校有妻4位、思宗朱由检有妻3位,其余诸帝均为一夫一妻。 清代有皇帝12人,其中太祖努尔哈赤有妻12人、太宗皇太极有妻14人、世祖福临有妻18人、圣祖玄烨有妻32人、世宗胤祯有妻7人、高宗弘历有妻19人、仁宗颙琰有妻11人、宣宗旻宁有妻16人、文宗奕▲有妻9人、穆宗载淳有妻5人、德宗载湉有妻3人、宣统溥仪有妻5人。 从上面列举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富有四海的皇帝们既有一夫多妻的,也有一夫一妻的——本处所说的“一夫一妻”是指在官修的正史中除了“一妻”以外再没有别的妻子记载的,这里面有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皇帝们真的是一夫一妻,如五代十国时的南吴的让帝杨溥,此人虽然名为皇帝,实际上还不如一个囚徒,举个例来说,他常常挨打,被其手下的大臣说揍一顿就揍一顿(详情请参见拙著《中国帝王私生活百态》一书),这种囚徒似的皇帝根本不可能敢娶几个老婆。再如元朝的宁宗皇帝懿怜质班,他死时只有七岁,其妻答里也特迷失与他同年,小小年纪有一个老婆可能都形同虚设,根本不可能多“配备”更多的妻子,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皇帝本来一夫多妻,但由于正史中只留下众多美人中的一个人的芳名,我们只能本着史料中有才算数的原则,把他们也归入一夫一妻者的行列。 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铁木真,最少者不过2人。 不同的朝代“多”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在明代以前(包括明代),各个大的帝国诸任皇帝中总是“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存,惟有清代12任皇帝全部一夫多妻。 过去人们常说“多妻多子多福”,这话并没有多少科学道理。且不说妻子一多,难免会有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之事发生,而且多妻也未必多子,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有妻7人,却没给他产下一个子嗣,到了最后,还得从族人秀王赵子称那里过继来一个义子继承皇位,这个义子就是南宋二任帝孝宗赵伯琮。明熹宗朱由校有妻4人,也没留下一个子嗣,帝位只好留给他的弟弟朱由检(崇祯),清穆宗载淳有妻5人,也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帝位只好由其堂弟兼表弟载湉继承。 有人开玩笑说,因为是周公定的周礼,而不是“周婆”定的周礼,所以,一夫多妻似乎成了一件亘古不变的常理,但是,并非所有的正宫皇后(皇帝的正妻)都能对此容忍,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隋文帝的正牌妻子独孤皇后,她与丈夫一结婚时就逼丈夫表态“誓无异生之子”,丈夫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次“花”心大起,临幸了一个复姓尉迟的宫女,独孤氏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将尉迟氏处决,保住了丈夫与她一夫一妻的局面,但当她刚一去世,其夫文帝杨坚就又册立了好几个妻子。这个例子说明,好色、多妻乃是皇帝们的一个共性,也是他们的一个天性。 饶是如此,检阅古今史籍(正史),我们也从未发现有哪一位皇帝曾经有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以前的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以及民间口头文学中,常常把隋炀帝杨广和金朝第四任帝完颜亮“提”出来示众,说他们如何如何地荒淫,有成千上万的妻妾,这种夸大其辞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无知和误解,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创作者们所带有的一种灰色的欣赏心理。

皇帝的三千佳丽(皇帝的后宫真的有三千佳丽吗)

相信肯定很多人都好奇过这个问题,心里也可能会想这么多女人能忙的过来吗?天天这样下去身体能扛得住吗?(哈哈……)不过如果皇帝真的挨个挨个去临幸的话,是肯定忙不过来也扛不住的这点毋庸置疑。

有《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率宫女四万人。

(只能找到这种了凑合看吧,此处省略三千人)

这样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皇帝后宫中规模最大的女人其实是“宫女”,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就有三千人。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说起皇帝的后宫,都能说出他的后宫佳丽有三千人呢?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啦,那是因为皇帝后宫的所有女人名义上都算是皇帝私有的,他是最大的,他想宠幸谁想和谁睡觉都是他的自由。后宫里的所有女人都可以算是他的佳丽,这样看来得话三千可能都不止,那得是上万人的规模。

不过按照实际来说的话皇帝真正登记在册的老婆应该是只有120号来人的,当然也还是算很多了。(啊哈哈哈哈)因为也有古书记载过,在《礼记.昏义》中就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这么算的话只有120人,所以皇帝后宫的“三千佳丽”应该只是一个虚词,只是想突出后宫的佳丽有很多都算是皇帝的,但并不是实际拥有的。(不过也还是很任性了)

又会有很多人会好奇古代皇帝选妃子,是会看颜值的吗?

因为我们现在会看到很多的古装电视剧里的嫔妃几乎各各都是美女,也有很多种类型的;温柔型的、气质型的、小鸟依人型的等等很多各种种类的都有。就会想当皇帝也太幸福了,身边有这么多美女相伴。其实电视剧嘛没必要太当真,那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而挑选的演员来演的而已,真相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古代选妃要经过很多很多各方面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像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型活动一样是要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因此这也可能导致嫔妃的容颜出现两极分化,有可能是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貌惊人的,也有可能是很平凡,什么都一般的人,也有可能是长相一般才华出众的才女等等。

(上面是清朝时期妃子们的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好不好看你们自己做评价哈)

一般来说古代的选妃制度是很严格的,正常都会按照“八级选妃制”来进行八个流程的选举:

①海选②初选③复选④精选

⑤留宫⑥晋嫔⑦选三⑧钦定

经过这层层选拔下来估计留下来的也就只有几十个了,然后又会在这几十个里选出各方面都最好的三个,让皇帝自己来选最后的钦定。当然在这样复杂严谨的制度下,皇帝还要考虑各个有权力的大臣们的想法,可能他们会把自己的女儿送进来,不论是知书达礼样貌出众还是容貌不好各方面都一般的都会被纳为妃嫔。因为作为一国之君,他要权衡各方大臣们的的势力,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皇位,所以就算他在不喜欢也只能无奈接受她们。(说起来皇帝也还是蛮无奈的)再加上古代人可能比起美貌,更看重的应该还是一个女人的“德行”,“德行第一,外貌其二”一个优秀的妃子一定要比其他普通女人更有“德”才行,这是最重要的。

(也有好看的妃子,清朝珍妃的照片是不是还可以,个人感觉哈)

所以古代皇帝的女人可能并不是每个都仙气飘飘的,可能也会有那么一两个,但是应该都是少之又少的,多数应该都是勉强能看的并不能算是美女。大家也可以想一下这些女人也是都是太后和皇后选来的,就算太后能容忍,皇后她能容忍比她优秀、比她漂亮的女人进来和她争夺皇后这一个位置吗?(是我的话肯定就不能容忍,机会都不会给哈哈,开个玩笑,还是说点正经的)

有人又会问那古代难道就没有美女了吗?其实不然,古代也还是有美女的,不然怎么会有“貂蝉、西施、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女这些人呢?

(古代“四大美女”)

就比如说貂蝉,貂蝉是古今通晓大家都知道的美人吧!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有倾国倾城的样貌,说是“国色天香”也不为过吧!但是她就没有受到皇帝的青睐呀,可能皇帝都没有见过她,因为在皇帝选秀之前貂蝉就已经嫁人了,所以连海选的资格都没有,就更加别说成为皇帝的妃嫔了。

我们明天再会啦!!!

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后宫有三千人吗

后宫佳丽三千指的是代称,形容后宫嫔妃众多,并不是说后宫就有三千人。后宫佳丽三千人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一句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翻译过来是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这首诗形容的就是当时的杨贵妃。

这首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扩展资料:

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故事讲的是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即便唐玄宗后宫有很多美人,但是最宠爱的还是杨玉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0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