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对于皇帝的生活起居是要非常小心的,一日三餐都有人精心打理,而且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皇帝的生活规范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以前我们认为皇帝是想吃什么吃什么,然而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记载,皇帝吃饭都没有那么自由,因为为了避免有心人士投其所好,所以皇帝每道菜都只能吃三口,就算这之后你再想吃都不行了。
而且有句话叫做“天威难测”,皇帝有时候假设批奏章批得晚了,立马想要吃饭了,而御膳房的伙夫们要立马把饭菜端上来,否则的话可能会有掉脑袋的风险,所以古时候就算在皇宫当差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当然,我们也会为此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些饭菜会如何处理,毕竟有些菜皇帝动都没动过就不吃了,假设因此倒掉的话不免有点可惜,而古时候很多皇帝都崇尚节俭,如此铺张浪费的话实在是不该。
首先就是第一种方法,赏赐给那些大臣或者妃子。在古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赏赐大臣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可是在这些大臣的眼中,赏很多的金银珠宝还不如皇帝的一道菜来的恩宠。
因为我们都知道邀请人吃饭的最高礼仪是请对方到自己家里去吃饭,而皇帝将自己的饭菜赏赐给手底下的大臣这对于大臣来说是天大的恩惠,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自己和皇帝有吃同一道菜的荣誉。
而且更主要的是,一般的大臣会有这种荣誉吗?按照古代的礼法制度来说,能被皇帝赏赐饭菜的大部分都是皇帝的宠臣或者朝中元老级别的人物,说明皇帝一方面也认可他们的功绩,另一方面也代表信任他们,这就和请人到家里吃饭是一个道理,唯有真正的朋友你才会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别人可能吗?
所以这看似是简单的一道菜,背后的价值却胜过万两黄金,《琅琊榜》之中就有这么一段,除夕夜皇帝给那些大臣赏赐御宴,名单上的大臣要么是自己的儿子要么是朝中的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般官员能入皇帝法眼吗?
而第二种处理方式你可能说起来有点不相信,因为这种方法可能皇帝自己都被蒙在鼓里,怎么说呢?因为当时宫里的太监宫女都喜欢抢这些剩菜剩饭,他们用来干什么,是吃吗?当然不是,他们常年待在深宫之中,虽然不说每日三餐山珍海味,可是却也算见多识广。
而他们抢这些饭菜的目的自然是给自己谋私利,原来当时的太监宫女都会偷偷地将这些饭菜打包好然后带到宫外去卖给那种大酒店,这些菜皇帝只吃了三口基本上没动,所以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而且古时候宫廷御厨的手艺是没得说的,故而这些菜往往都能够在宫外卖出高价。
而且当时有些酒店会专门收集这些剩饭剩菜,一个是研究这些菜,然后有模有样的复制出另一份,并声称是皇帝吃过的,而有些人为了沾点皇帝的福气无论价格多高都会前去哄抢。
所以这样子就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产业链,太监宫女把饭菜带到宫外,而那些老板买下之后钻研菜品,然后根据利益“分红”,而这种方式在当时也是肥了一些人的腰包,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投机者。
给其他人吃了,反正不会随便倒掉。古时候的皇帝吃饭有很多讲究,首先肯定是要吃好的,其次是吃饭不能超过三口。这个?三口?是指同一盘菜,皇帝最多只能夹三筷子,不能再继续多吃。原因是古时候为了防止让外人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然后针对性地害皇帝。皇帝会不会因为多吃了某一道菜而被人给祸害了我们不知道,但是皇帝把一盘菜夹了三次之后,这盘菜一定会被旁边侍奉的太监给撤掉这倒是真的。一盘菜的分量自然是不止三口的,那么必然会有很多的剩余,如果就此倒掉的话肯定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就算皇帝再奢侈也不会就这么把饭菜倒掉,所以对于剩余饭菜的处理,实际上皇宫中是有一定流程的。
首先,皇帝可以选择把某一道菜赐给其他人吃。例如某个看上去很顺眼的小太监、小宫女,例如某个大臣,或者是随便的一个人。皇帝的赏赐,首先不说这饭菜的质量如何,可不可口,单就其所代表的含义就让那些被赏赐的人无法拒绝,因为这代表着皇帝的宠信!能够吃皇帝剩下的饭菜,在古时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拥有这份荣耀的,这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其次,皇帝也懒得每道菜都点名给谁吃,毕竟时间就是这么被浪费的,所以绝大部分的剩菜剩饭其实都不是皇帝处理的,而是那些负责饭菜的太监们处理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很简单,基本上都被卖掉了,很少有人自己吃掉。
古时候不要说皇帝吃过的剩饭,就算是皇帝拉过屎的马桶那也是宝贝,有很多有钱人认为皇帝用的东西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所以在民间购买皇帝用过的东西的人从来不缺少。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皇帝吃过的剩菜剩饭都被那些太监给卖掉了!
天上神仙府,世上帝王家
要说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皇帝过的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晚上睡觉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可谓是极尽奢华!
而对于皇帝的御膳,自古以来就被世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你知不知道,皇帝的一顿饭到底有何讲究,吃不完的御膳又去了哪?
满汉全席
宫廷御膳代表的都是当时朝代烹饪的最好水平,从南到北,南味以金陵,益都,临南为首,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代表!不过无论南北,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贵!俗话说,皇帝一餐谱,百人数年粮。甚至连皇帝的用水,都是从远处山泉运来的!
而做为烹饪文化的代表,清代的满汉全席就是集满族和汉族之大成制作的108道菜!南菜北菜各54道。大部分是黑龙江特产,如猴头菇,熊掌,鹿尾等!(详细见贯口段子背菜名)
一、赏赐御膳
在古代皇宫里,皇帝吃饭有个规律,“吃菜不许过三勺”,就是说无论什么菜,顶多吃个一两口,吃过三口的菜就要撤下!
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载,虽然当时的大清朝已经没落,宫内用度也已经非常节俭,但是每顿饭自然有近百道菜!
一般因为太过奢侈,皇帝有时候会邀请身边的大臣和皇子一丝用膳。而作为臣子来说,能得到皇帝的赏赐那也是莫大的荣耀,就比如乾隆皇帝就特别喜欢赏赐纪晓岚肘子吃。
二、被太监和宫女吃掉
和现在饭店里的服务员一样,有时候太监和宫女也会偷偷的吃一些剩菜。要知道即使是剩菜,那也是山珍海味,而且有的菜皇帝压根就没动过一筷子,所以在端下去之后忍不住香味的下人们也会偷偷吃一点。
不过宫廷里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就是太监和宫女是不允许吃皇帝剩下的御膳的,所以只能偷着吃!
三、宫外产业链
在明清时候,行走于皇宫内外的采购太监竟然琢磨出了一条御膳的交易产业链。在皇宫里,一般皇帝吃剩下的饭菜很多都没有动过,这些饭菜就被一些太监卖给京城的一些饭店。
而这些饭店得到这些菜之后,还会举行类似于拍卖会似的模式将这些菜再卖出去。要知道这些菜虽然和平时吃的样子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名头可不一样。挂了个御膳的名头,这可是皇宫里出来的,就是金字招牌。所以啊,一些有钱的人甭管贵贱都会买来尝尝,因为一般人可吃不到。一旦吃过御膳,那就是和别人吹嘘起来都有底气。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平时忙碌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对于吃食这一块也不会太过在意。对于剩余的御膳最终的去处,皇帝就更不会管了。也因此,才让这些太监们有了可乘之机。
虽然说皇帝吃穿用度都是锦衣玉食,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出生在蜜罐里的。很多的开国皇帝也是吃着最苦最涩的饭长大的,就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有关的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汤”。
珍珠就是剩米粒,翡翠就是白菜帮子,白玉嘛,就是豆腐了。就是这么一碗再简单不过的饭菜,却救了朱元璋的命。也因此,即使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仍然对它念念不忘!
古代的帝王们,都被民间百姓奉之为是天子,因此都对他们尊敬无比。这一份尊敬,从皇帝的吃穿住行上就能看出。皇帝所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更别说皇帝一日三餐的饭食,那每顿饭都是奢侈无比。
大家应该都知道,皇帝吃饭的时候,排场非常大,他每一顿的菜品很多,每一道菜肴都要精致,菜的口感又要好。但皇帝毕竟是一个人,即使可能有一些受宠的妃嫔陪他一起用饭,也就才几个人,这么一点人根本就吃不了多少东西。如此一来,皇帝每吃一顿饭,都会有非常多的剩菜剩饭。那这么多的剩菜剩饭,他们会怎么处理呢?难道全部倒了吗?
在溥仪曾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当中,他就这样写到过: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宫中已经不复当年繁华,一切吃穿用度已经被缩减了数倍。
但既是如此,我每月还是要消耗掉810斤的猪肉,要用掉240只鸡鸭,还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山珍海味,以及品类繁多的点心。想想看,那时候的溥仪还是小孩子,宫中的用度还被缩减了很多倍,但即使如此,他也要用到这么多的食物。
更别说在以前了,宫中繁荣的时候,那皇帝们的每一餐不知道就要吃掉多少。但也说了,人的胃口毕竟是有限的,皇帝每一餐都吃不完,那当然就会剩下很多。那这些多出来的饭菜,又该怎么处理?当然不可能全部倒掉,毕竟皇帝吃的东西,怎么能让牲畜来食用呢?这不就是贬低了皇帝吗?因此,皇上的剩菜剩饭通常有两个途径处理掉。
皇帝给别人赏赐饭菜,也是表现一种恩德的方式。毕竟,连皇帝用的东西都能赏给别人,可见是看得起他的。
被皇帝赏赐了饭菜的人,通常都要表现出感激的样子,要当着皇帝的面吃下去,同时还要满心欢喜,表示出味道好极了的样子。这样一来,皇帝才会觉得高兴,认为这些人识抬举。但是皇帝的赏赐也不是天天都有,再者来说,他赏赐给别人,别人也不一定吃得完,所以还是会有剩的。那这后面剩下的饭菜就会由第2种方法处理掉。
运到民间售卖。皇帝吃过后的剩菜剩饭,撤下去,宫女小太监们也会偷吃一部分。而后剩下的饭菜,再拿到民间去售卖。
有三种主要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奖励其他人,比如各种朝臣、太监等,但不可能给他们皇帝自己动过的菜,因为这样会让其他人知道皇帝吃什么。如果你选择皇帝喜欢下毒的菜,那将是危险的。大多数意外死亡的皇帝死于中毒。不是因为暗杀之类的。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食物不仅给下属,也给老人。在清朝,康熙为成千上万的老人举行了宴会,他们都有65多岁了。用酒和食物奖励老人。就连远道而来的老人也有银子可拿。当然,这样大规模的宴会举行起来太难了,而且人太多了。因此,在清朝,它只举行了四次,以促进孝道在中国。
也有一个泔水作为直接倒,或者运出去私人出售。皇帝吃了剩菜后,如果退了,皇宫的小太监会偷一些。然后剩下的饭菜将由人民出售。而这些剩菜,老百姓也很喜欢吃,上到有钱人家,下到老百姓,都愿意争相购买。人们觉得皇帝是天子,是上天保佑的。如果你吃了他的剩菜,能消除疾病和灾难可能会有点幸运。因此,皇帝的御膳一运到百姓手中,就可以立马被洗劫一空。
总结;皇帝的剩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因为皇帝处于政治中心。一举一动都与大局息息相关,所以皇帝的剩菜也能反映出一些信息。例如,清代的剩菜数量和慈溪的奢华和淫欲,表明清朝的颓废并不遥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3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