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哪里去了

说历史 2023-06-09 19:42:20

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哪里去了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

据后来史书上的记载,十二金人在秦朝灭亡时都被放在了阿房宫,很多人觉得它们都被项羽付之一炬了,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其实在《三国志》等史书上也有关于它们的记载,上面记载着当时董卓熔炼了它们并且铸成了铜钱。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它们还是依然存在的,起初它们其实都在长安的,当时董卓迁都的时候因为搬运不便才不得已将其熔炼。不过史书记载当时董卓只熔炼了其中的十个,剩下的两个也是依旧被留在了长安。在这之后之后曹叡想要将它们运到洛阳,但因为实在太过沉重所以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再之后赵时,石虎将它们运到了邺城,但是前秦的苻坚最终将它们运回了长安并销毁,自此十二金人便是彻底从世上消失。

不过这些记载其实也并不一定准确,很多的记录是模糊的,也有人推测这些金人最后其实都被放到了秦始皇陵中。但是现在无法发掘秦始皇陵,所以这种论断也并不能得到证实,不过相信在未来这个谜底也一定会被揭开。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哪里去了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造的十二铜人去了哪里呢?

秦始皇嬴政,雄才大略,以雷霆手段灭六国,实现天下一统。不过,他虽然灭了六国,却时时刻刻担忧有人造反,于是就把天下所有的兵器全部聚集到咸阳城焚毁,并将他们铸成了十二个铜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不过,到后来这十二个铜人似乎都消失了,到底去了哪里呢?

据史料记载,这十二个铜人最重的有八十吨,最轻的也有六十吨重,如此巨型的铜人应该不会平白消失了才对。

说法一:董卓毁十个,苻坚毁两个在网络上,对于铜人下落最多的猜测是董卓融了十个,剩下两个被苻坚毁了。这一猜测,其实是根据《正义》引《关中记》的记载:

“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邺,苻坚又徙之长安而毁之。”

民国的黄士衡所写的《秦朝野史》中,认同了《关中记》的记载:

“此十二个铜人,直传至东汉之末,被董卓椎破十个,以铸小钱。尚余二个,晋末为苻坚所毁。”

但是,这种说法却不见于其他古籍,不由得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而且两部书都不是正史,因此真实性其实是要大打折扣的。

而且,以董卓的性格,既然融掉了十个,那么剩下的两个应该也很难逃脱他的魔掌。



说法二:十二个铜人都被董卓毁了这种说法,应该是最可信的一个版本了,因为在两部正史中都有对应的记载。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中记载:

“(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相应的记载:

“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中,都用了一个“悉”字,意思“全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董卓把十二个铜人全部毁掉了。

这两部史书都是正史,相互印证,应该是最为可信。当然,也有可能是司马光参考了《三国志》,只是相对而言,更为可信。

说法三:董卓留下了两个铜人,不过是现铸的这种说法是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魏略》中的一段话:

“是岁,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馀,置内殿前。”



以上为历史上有出处的三种说法,然而,有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正史中所说的“破铜人”均没有提及董卓毁的铜人就是那十二个铜人或者说是秦铜人,这也就留下了更多值得思考和猜测的地方。

因此,有人认为,十二铜人是秦始皇生前喜爱之物,说不定作为陪葬品葬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中。这种说法也只有等到有一天可以打开秦始皇墓的时候才能确认了。

秦始皇铸造12座巨大铜人,这些铜人哪去了?

学过贾谊《过秦论》的都知道,秦始皇在扫灭六国统一四海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中对此也有描述:“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镰,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于宫中。”因此,从种种证据来看,秦始皇当年曾真的铸造了十二个大铜人是确定无疑了。秦始皇为把民间的各类铜质兵器全部收缴,除了铸造十二个巨大的铜人,还铸了巨大的大钟和悬挂乐器的铜柱。对兵器的集中收缴,既消除了对秦国政权的威胁,又彰显皇权的威严。可以说这是秦始皇巩固帝国之基的重大政治举措。

之所以铸造巨大的金人,并不是没有来由的。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临洮地区曾有巨人出现,被认为是吉兆,所以铸铜人,立在新修的阿房宫前!秦始皇的本意是让铜人时代守护秦氏子孙。但可惜的是规模巨大的阿房宫,在精心修造了近五年后还没来得及竣工,就被项羽一把大火焚为焦土,而那十二尊大铜人兀自矗立在劫灰之中,见证了一个王朝的沧桑兴替。不过没有被焚毁,这也算是它们的命数吧。

刘邦灭了项羽之后,建立汉朝,又把这些铜人移立到新修的长乐宫前。十二铜人就那么一直矗立在岁月的长河里,历经两汉四百年,直到东汉末年的189年。那一年,董卓进入洛阳,成为乱局中独掌朝柄的权臣。他执政三年,大动兵戈,为了军费不得不压榨民脂民膏,同时网络天下铜器铸造武器。《魏志?董卓传》记载,他曾下令“椎破铜人十及钟鑪,以铸小钱。”只要有兵就有权,为了统治权,区区十个铜人毁就毁了吧,毕竟有时候面子不及里子重要。

十二个铜人总不能都毁了吧,总得留两个把门的不是,可怜十二铜人只有两个幸免于难,其他的十个都被送进了熔炉,化为铜水。

既然剩下了两个,那这两个为啥今天看不到了呢。《史记正义》云:“董卓坏铜人,馀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二销之。”据《晋书?石季龙载记》:“咸康二年,使牙门将张弥徙洛阳虡,九龙,翁仲、铜驼,飞廉于邺。”336年,后赵皇帝石虎把原在洛阳的大量铜器移往邺都,两尊铜人即“翁仲”也在搬迁之列。这次铜人迁居距魏明帝搬迁已过一百余年,是谁又把它们从霸城移到洛阳的?史籍记载:又过了几十年,前秦苻坚因在长安立都,所以又把两尊铜人从洛阳搬回长安。

铜人虽然回家了,但最终也难逃铸成货币的命运。至此,从秦朝到东晋,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最后两尊铜人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乌有。铜人被君王们搬来移去,终致销熔,不是因为它的人形,而是在于它的铜质,铜是硬通货,是钱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